廈門市教育培訓協會換屆選舉 聚創繼續當選副會長成員單位
2023-04-29聚創人:選擇跑馬拉松的理由
2023-01-06教師路上,不止詩和遠方
2022-12-16從熱愛出發,向優秀前進
2022-10-29成長,是踩在玻璃渣上撿糖
2022-10-26入局新時代,在挑戰上起舞
2022-10-21小白到米白的成長
2022-10-17在這里 她二十不惑
2022-10-15只有工作可愛時,生活才會可愛
2022-10-11樂莫樂兮新相知
2022-10-10來自“美少女戰隊”的“寶藏女孩”
2022-09-23從“銷售冠軍”到學歷校長
2022-09-21迎接挑戰,共創未來
2022-09-16“烈”火燎原,一路澎湃
2022-09-07研路崎嶇 明月相照
2022-09-06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
2022-08-29逐夢,圓夢的這五年
2022-08-24“安靜”的努力
2022-08-23吳美娟:堅持,向“無所不能”前進
2022-08-09溫暖的人終將被世界溫柔以待
2022-07-26奔跑吧,聚創人
2022-07-14牛凱:做事與做人的藝術
2022-07-13楊樺鵬:走向坎坷與機遇并存的遠方
2022-07-11葉彩玉:從熱愛出發,向優秀前進
2022-06-23施燕莉:用專注與堅持,書寫教研人生卷
2022-06-21董康康:因為責任,因為熱愛
2022-06-14楊娟:驚!美女行政工作優異還多才多藝!
2022-06-13連榮木:“測試”人生,向完美靠攏
2022-06-08郭洪: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
2022-05-27江旭初:憶往昔,成長源于苦難(下)
2022-05-18江旭初:憶往昔,成長源于苦難(上)
2022-05-16吳云陽:如云隨行,向陽而生
2022-05-12王茵旭:隨夏天走出的腳步,我們是追光同路人
2022-04-25陳瑾:一朵開在教師路上的花
2022-04-21陳成輝:畢業十年,我從未停止追逐夢想(下)
2022-04-16陳成輝:畢業十年,我從未停止追逐夢想(上)
2022-04-15寇華林:用有限的心力,全力以赴無盡的夢想
2022-04-08藍菊英:以夢為馬,一切都將是最好的安排
2022-03-31謝藝萍:在“尖刀連”的“幸福工作術”
2022-03-23李振金:“金”色人生,“一”往無前
2022-03-22梁可兒:“刀姐”是如何煉成的
2022-03-17李文超:不如去闖,從0到1,從北到南
2022-03-16朱古力: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
2022-03-09趙宇:在黑夜中前進的人
2022-03-07熊玉杰:堅持,傾聽自己內心的想法
2022-03-05劉婷:認真把握每一個第一次
2021-12-30宋依凡:研究生畢業,我毅然選擇了聚創咨詢師
2021-12-30張謀敬:報告!聚創市場人“張大帥”攤牌了
2021-12-30發布時間:2022-10-15 內容來源:聚創教育集團官網
每個聚創人都有自己與聚創的小故事,今天,就讓聚創教育集團小伙伴95后元氣少女檀鑫帶來她在崗位中的故事。
一個年輕人剛步入社會時,很難在主流的價值體系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價值。95后元氣少女檀鑫,曾經和許多初出茅廬的職場小白一樣,沒有明確的人生規劃。
專業就讀會計,畢業后從事賽事運營的工作,她一直在思考自己適合做什么。當工作將生活時間擠壓,成就感寥寥無幾,她有些透不過氣。
“想用一種更舒服的方式,平衡工作與生活?!?/span>
“想要更具挑戰性和成就感的工作,更多地接觸我喜歡的領域?!?/span>
當這些訴求在腦海中愈發清晰,終于有一天,她下定決心跳出現有的不適環境,奔向更新更好的職業選擇。離開原公司后,她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聚創,成為了聚創旗下聚創考研福州分校網絡運營部的新媒體運營。
加入聚創的這一年,她24歲。
追尋成長的機遇
檀鑫出生在福州,寄宿的校園經歷練就了她一身的獨立能力。高考結束后,她一心想去外面開開眼界,所以填報高考志愿時,她報的所有學校都在北方,離家最近的只有一所湖南的大學。
“對于南方人而言,越北的地方,風土人情的差異越大。差異越大,就越能幫助我成長?!弊罱K,命運讓她被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錄取,雖不算滿意,但總要學會適應。她這樣想著,欣然打包好行囊,獨自一人奔赴湖南這個陌生的城市。
4年時光,彈指一揮間,她享受著掌握自己生活節奏的感覺,直到即將走出象牙塔,面對各種更加現實的問題,她開始對未來發展感到困惑。畢業后做什么?考研?找專業對口的工作?還是再想想更適合自己的?
好在實習期的經歷雖然痛苦,倒也不是毫無收獲。在“感覺自己就像塊磚,哪里需要哪里搬”的過程中,她清晰感受到自己對運營與寫作的興趣?,F在的她主要負責線上各媒體平臺的內容編輯、平臺維護和運營推廣,同時與線下市場密切溝通,配合組織活動,實現引流與轉化。
目前,聚創考研網絡運營部已經構建了較成熟的體系框架,又有亞婷姐、蘇老師等運營經驗豐富的前輩指路,“半路出家”的新媒體人檀鑫很快適應了工作,沉浸在文字和數據組合的世界中。
受到大學專業知識的影響,檀鑫經常下意識地關注數字、細節、分析思路和底層邏輯。推文的閱讀量,粉絲的增長量,活動的曝光度等,數據幫助她直觀地掌握任務進度和情況,而數字的波動時刻提醒自己每一次的進步和不足,或甜或苦的記憶都化作經驗和動力,推著她挑戰更多,突破自我。
在和市場部、咨詢部的同事配合開展“寄宿營”項目直播時,她第一次全程參與,負責前期后臺設置、攝影、微信平臺活動引流等事宜。盡管籌備和正式開播階段小問題頻頻,但在大家的共同協作下,直播得以圓滿結束。
事后伙伴們聚在一起復盤,就著直播時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,探討相關的解決方案。畫面不夠有趣、網絡卡頓、鏡頭抖動,大家每提出一個問題,都會對檀鑫提出建議,并附上一句安慰:“沒事兒,下次注意就行?!边@讓她十分感激,也對這次直播進行了反思:“能感受到部門對我的包容度,大家抱著真誠的態度來解決問題,幫我從中汲取經驗,做好處理問題的plan B?!?/span>
傾聽心靈的聲音
很多聚創人擁有屬于自己的愛好,下廚、寫字、跑步、跳舞……他們通過愛好為精神充能,并根據自身需要不斷追尋著工作和愛好的平衡點。
作為一枚INFP,檀鑫十分注重精神世界的打造。閱讀、追劇、普拉提,豐富的愛好充實她的日常生活,其中,閱讀是她最為執著的,文字充盈著她的思想?!半m然學的是會計專業,但比起數字,我其實對文字更加敏感”。
童年時期,父母忙于工作,每逢周末就把小檀鑫丟進新華書店,讓她盡情徜徉在文字的海洋中?!罢?、坐、蹲、趴,我在書店把各種讀書姿勢都解鎖了,文字就是童年時期的好伙伴?!?/span>
檀鑫認為,正是因為在早期還沒有意識時,書籍文字就深深種進了心田,所以直到現在,每次碰到閱讀、寫作等需要接觸文字的事務,她都感到無比親切,這份親切也指引著她走上如今新媒體運營的道路。
網絡運營部內不乏熱愛閱讀的人,盡管他們的工作要求他們經常穿梭在網絡,透過各種電子產品緊跟時下熱點,發現年輕人的愛好,甚至挖掘網上各種新事物的發展規律。但他們中的多數人還是更鐘愛紙質書。
“圖片和視頻對信息的輸出太快太直觀,容易讓人養成惰性思維,而讀書能讓我平心靜氣,在字里行間仔細琢磨,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觀點?!痹诳觳臀幕投桃曨l的轟炸下,閱讀是保持深度思考習慣的良藥。
檀鑫對培養看書興趣有一番自己的心得,那就是先上癮,再上道。先從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著手,不要帶著功利性目的看書,等習慣了文字,培養出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,再把涉獵范圍拓展到更廣闊的地方。
比如,她最近在看的書籍是《如何做田野筆記》,主要講述了三位具有豐富實踐和教學經驗的人類學家,在田野研究(人類學研究)上給出的一系列實用又具指導性的建議。
成為網絡運營人后,檀鑫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一點——沒有無用的知識,只有還不會派上用場的知識?!熬W絡讓人與人的聯系更加緊密和多樣,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識,能在何時、何地與何人產生共鳴?!?/span>
線上線下結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。檀鑫也不再困惑,積極嘗試著用線上的方法和互聯網思維,扎實基礎,為學員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務。
先完成,再完美,這是她接下來給自己提出的新的要求。
作者:聚創教育集團-企業文化部-李俏玲